尴尬是积极情绪吗?
来源:心路明心理作者:罗伟华发布时间:2018-05-24点击数:3207
大三的时候,小斌是宿舍里唯一没有女朋友的“剩男”,好不容易才约到暗恋已久到女孩一起去吃饭。一顿大餐结束,情意已浓,小斌感到前途一片光明。
结账时,小斌以一个优雅的绅士亮相来到前台,‘’我来!我来!‘’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小斌的脑子一片空白。原来,换新装时把早已填充饱满的钱包和手机忘桌上了!
不用说,女孩付了账。
小斌在床上躺了两天。心里的愤怒、沮丧、羞愧如同盤石一样,圧得他不敢见人。
他反复说:丢人丢大了!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平时懒得写的、怪怪到两个字——尴尬 。
尴尬,是指人处在进退两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中,被逼到窘境,感到不知所措、难以应付的状况。尴尬袭来时,情绪反应强烈,表现为羞愧、愤怒或沮丧、沉默或逃避等。
尴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细想一下,当令人尴尬的境况发生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场面,我们难以接受,于是情绪产生了。所以尴尬虽然发生在现实情景中,但我们体验到的却是某种情绪。
情绪,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更确切的说,是自己体验到了的态度。当我们希望达到什么,或者想得到什么而没有得到时,我们的主观要求与客观事物产生了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是我们猝不及防、没有心理准备的,于是,情绪就爆发了,我们也在那一刻体验到了情绪。我们体会到的有积极的情绪,也有消极的情绪。

那么,尴尬时的情绪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有羞愧、愤怒、沮丧等等。如此看来,尴尬只能是消极情绪啦?
其实不然!尴尬也是一种积极情绪!
让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下情绪吧!
谁都知道,体验到情绪,有时会愉快,有时会不愉快。那是因为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体验到积极情绪会愉快,体验到消极情绪会不愉快。
有时候,愉快和不愉快也会互相转换。那是因为情绪有一种特性——两极性,就好像一条绳子上的两端一样。所以,高兴可以通向难过,愉快也可以通向不愉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快乐的时候,可能会因过度癫狂而导致祸从天降,就是所谓的“乐极生悲”。当我们觉得祸不单行、痛不欲生的时候,如果能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就可能会绝处逢生,再展宏图。
而且,情绪转换的过程中,是会有强弱变化的。比如说,当你因为被老板炒了鱿鱼而愤怒的时候,你发现你有时间来完成报社预约的稿子了。在写作中,你的怒火有可能渐渐减弱、熄灭,最后你将平静下来。你的情绪从愤怒转换成为平静。这就是情绪的两极性,也可以说是两重性。

接下来,就让我们应用情绪的两极性的特性,再来看小斌感到的“尴尬”吧。
小斌当时体验到的情绪,主要是羞愧。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认识到,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只不过是自己粗心大意,忘了带钱,这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如果女孩因为这个就生气,那么,那样的爱情不值得。
其实,问题的根源,是在小斌自己心里——他以为女孩喜欢绅士型的男人,于是,就想表现出那种形象。结果愿望与现实差距太大,觉得自己很不绅士,羞愧的情绪就上来了。
后来,小斌把羞愧转换成了自信。没有了羞愧,小斌就可以坦然面对那次尴尬。他找到女孩,说,我发现,钱包只有放在你那里才是最保险的。他把那天的餐费交给了那位女孩,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

在近代把尴尬化幽默的大师,怕是要数鲁迅先生了。有一次姪女问他:“你的鼻子为什么不像爸爸(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的,矮了一点,扁了一点?”
鲁迅回答说:“我住的地方太黑暗了,到处碰壁,所以额头和鼻子都碰矮了。”
这就是尴尬的另一面——积极情绪,也是消极情绪可以转变成为积极情绪的原因所在。
所以,陷入尴尬体验时,一开始确实是属于一种复合的消极体验。但是,如果能由这种消极体验出发,促使或激发人们用幽默去化解它,那么,此时的尴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的!
- 上一篇:刘海涛原创博文:第三辑
- 下一篇:刘海涛原创博文:第二辑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