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真的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心理伤害吗?(后篇)
来源:心路明心理作者:白俊捷发布时间:2018-05-07点击数:3353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具体探讨了离婚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今天的文章中,就让我们来看看,要如何与孩子们谈“离婚”这个话题吧。
离婚功课之一,要如何跟孩子谈离婚呢?这里有“三要三不”的建议可以提供参考。

首先是和孩子谈离婚“三要”:
第一点,要告知。要主动用平和的态度告知孩子大人离婚的决定。找一个适当的时机,最好是父母亲一起坐下来跟孩子谈论。根据年龄的不同,讲的内容也可以不同。
可以如此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办法相处下去,然而,我们对你的爱不会因此而有任何的减少。”
第二点,要沟通。要适度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于离婚这个决定很抱歉,我们是大人,大人也难免有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很努力的试过了,但发现没有办法再开心的相处下去。这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的关系。”
此外,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亲应该适度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比如一位妈妈曾经告诉我说,她一直在孩子面前装得很坚强,然而有一次实再忍不住了,在孩子面前流着泪说,我辛苦建立的家就要这样子分开来了。出忽意料的是,她上初中的孩子完全能够理解。

对孩子来说,知晓母亲或父亲的难受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理解父母亲的分手是情非得以的。所以,当孩子能继续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她)的爱的时候,就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破碎的家庭。
第三点,要教导。最主要的,是要教导孩子如何面对别人的异样眼光。过去我们听过看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孩子因为不知如何面对学校同学的嘲笑和异样眼光,和同学的人际关系一落千丈,甚至开始逃学。所以,父母亲应该提前把离婚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告诉他(她)。
比如,“妈妈会搬出去,你会跟爸爸一起住,以后会怎么安排呢?妈妈一个星期会来看你一次,你随时随地想要看妈妈就告诉我们。”
再比如,“以后可能会有很多人问你,你爸爸妈妈是不是离婚了,或者是你为什么没有爸爸或妈妈。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该怎么回答呢?我们一起坐下来想想吧。”
告诉他/她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即使这些状况不一定会出现,也需要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以减少面对未来的焦虑。同时,教导孩子用正面的方式回应他们遇到的问题,是帮助他们抵御心情低潮的重要做法。

既然有要做的事,自然就有一定、切记不能做的事,接下来我们要谈谈,和孩子谈离婚的“三不”。
第一点,不攻击。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或攻击另外一方。离婚之后让大人之前的恩怨情仇留在俩人之间,如果对彼此有所不满,那也只能是俩个大人之间要面对和处理的事,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破坏父母中另外一方的形象,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因为对孩子来说,他(她)需要知道,自己的父母,不管他们是否像之前那样生活,都还是原来那对在乎他(她)的好爸爸好妈妈。
第二点,不剥夺。不剥夺孩子见另一方父母的权利。离婚后另外一方的父母拥有探视权,许多拥有监护权的父母,却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另一方见孩子,只因为想要报复对方,让其尝尝无法如愿的痛苦。这么做真正受伤害的是孩子,使他无法在“情绪双亲”的情况下成长,所以,万万不可。

第三点,不传话。不透过孩子去打探和传话。很多父母亲离婚后是透过孩子去传话的,比如“你这周见到你爸的时候告诉他让那个狐狸精怎么怎么样”;“你跟你爸说让他付赡养费”,等等。这些很情绪化的话语,都不该透过孩子去说,更不该要孩子去打探前任的感情生活。孩子只该做孩子应该做的事,那就是当个孩子,无忧无虑,快乐、健康的慢慢长大。
以上这些不当作法,都是对孩子的情绪污染,父母不可不慎。
心理咨询和日常生活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然而,一切为了孩子真正的意思,不应是守住残缺不全的婚姻,给孩子一个表面上完整的家,而是父母亲尽一切努力,帮孩子建立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环境。
如何做才能真正落实呢?一位妈妈跟我分享了她的心得:
当她知道老公在外面有了外遇要求离婚的时候,感到天崩地裂,愤恨不以。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领悟到“我对孩子的爱远大于我对老公的恨,所以,出于对孩子的爱,我要放下心中对另一半的不满和怨恨。”当她想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情豁然开朗,心平气和的把婚离了,也跟前夫达成协议,要一起照顾孩子。

这是非常正面的示范,只要父母亲在离婚时能够不忘心中对孩子的那份爱,就能将离婚对孩子的心理伤害降到最低,同时也有助于自己情绪的疗愈。
所以,虽然离婚会不可避免的对孩子造成伤害,但当孩子能继续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她)的爱的时候,这就并不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伤害也会被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