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真的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心理伤害吗?(前篇)
来源:心路明心理作者:白俊捷发布时间:2018-05-07点击数:1335
离婚是威胁儿童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之一,很多儿童在父母离婚五年后,心理创伤仍未消除,并表现出情绪消沉、低落、性格古怪孤僻等特征。

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波特·索尔尼特认为,离婚是威胁儿童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之一。也有相当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来说,只有亲人去世,才能比父母离婚更痛苦。
美国的一些婚姻心理学家对父母离婚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影响做了较为长久的研究,他们发现,在被调查的离婚家庭子女中,有37%的儿童在父母离婚五年后,心理创伤仍未消除,并表现出情绪消沉、低落、性格古怪孤僻等特征。而他们最强烈的愿望,往往是希望父母复婚。

父母离异后,孩子生活在缺损家庭或者是再婚家庭中,通常不能得到正常的父爱和母爱,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往往更大一些。有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后生活在缺损家庭或再婚家庭中的儿童,比生活在健全、正常家庭中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心理疾病、性格上的改变甚至心理障碍等。
儿童时期正是人的性格处在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有着极大的可塑性。而在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终身的。父爱和母爱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予,也不可能取代的。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能够心理相容、和睦相处,并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就容易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而父母离异,通常是由于感情不和、心理不容,矛盾无法解决所导致的。离婚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但离婚的后果往往会祸及子女,使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许多不良的性格特点。
特别是这样几种情况,更不利孩子性格健康地发展:
一是父母离婚后继续吵吵闹闹。有相当多的夫妻离婚时并不是好和好散、友好地分手,而是打打闹闹,甚至不可开交。离婚后,双方继续为财产、赡(抚)养费及子女教育问题而吵闹不休。在这种环境中,孩子的性格也往往会受到扭曲。

二是父母离婚后诋毁和报复对方。一些夫妻离婚后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在孩子面前诋毁甚至谩骂对方,并不允许孩子和对方接触,甚至不能再叫爸或妈。一旦发现孩子与对方接触,要么指责对方,要么惩罚孩子。这样做应该说受到伤害最多的还是孩子,他(她)不仅失去了父爱或母爱,而且能得到的那一点点可怜的爱也常常是扭曲的。

三是父母离婚后把怨气撒到孩子头上。动辄打骂,甚至虐待,在这样生活气氛中,孩子怎么可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呢?
四是父母离婚后双方都拒绝抚养孩子。有些夫妻离婚后把孩子视为再婚的障碍和拌脚石,都企图把孩子推给对方,有的甚至双方都不管孩子,使孩子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成了有父母的“孤儿”。这样的儿童,在性格上最容易出现不良的品质了。

每对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健康、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快乐成长,然而当婚姻生活无奈走到尽头,父母亲双方都无力挽回时,如何帮助孩子继续健康成长,就成了大人们极需学习的功课。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更好地跟孩子谈谈“离婚”这件事。要如何做到呢?我们将会在下篇的文章中为大家讲解。
